打開單元整合之門,提高課堂實效
時間: 2019-05-09 作者:龍華中英文實驗學校 閱讀次數: 3354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。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,把一個教學單元、一冊教材看作一個整體,根據課程標準相應目標,對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和整合,把多篇課文整合到一起教學,讓學習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,解決單篇教學碎片化、耗時多、效率低的問題,拓寬學生的閱讀面,增加閱讀量,在倡導“海量閱讀”的同時,切實使閱讀“有形、有痕、有效”,突出體現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、實踐性。
本學期,我校高段語文學科組結合“小班化”課堂,深入開展“單元整合教學”研究,并在單元導讀課、單元整體識字課、基礎閱讀課、拓展閱讀課、群文閱讀課、閱讀推薦課、閱讀交流課等課型研究與提高課堂效率方面,突顯成果。
一、梯度培訓,激活一池春水
為了讓老師們對“單元整合教學”理念和方法有全面深入的學習和掌握,學科主任祝梳妝就“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課型劃分與特點”、“單元整合教學策略與方法”以及“單元整合教學在小班化課堂的具體實施”先后對老師們進行了系統(tǒng)培訓,并率先垂范推出教研指導課,讓老師們在體驗中學習和感悟。
二、目標導向,個性化培養(yǎng)
為了讓“單元整合教學”研究在課堂上落地生花,高段語文學科組針對每一位教師的業(yè)務專長和教學特點,制定了個性化的發(fā)展目標和培養(yǎng)方案,一方面積極發(fā)揮骨干教師的帶頭引領作用,同時也注意青藍結對,對年輕教師進行“一對一”指導,促進了學科組內教師的整體優(yōu)化。
三、夯實教研,提升專業(yè)素養(yǎng)
在科組,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,夯實“單元整合教學”理念,提升老師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在“教學體驗分享會上”老師們暢所欲言,激活了教研的一池春水。
四、課堂實戰(zhàn),內涵式推進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時下,高段語文組全體教師秉持“人人都是學習者,人人都是研究者,人人都是實踐者”的專業(yè)成長理念,積極開展“單元整合教學”的課例研究與課堂展示活動。
連正森老師的“群文閱讀課”主題突出,匠心獨運,選擇相同主題(送別詩組),在內容、表達的情感等方面進行大膽整合。以《黃鶴樓送孟浩然》為抓手,教給學生方法,舉一反三,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,引導學生自主探究,發(fā)現問題,解決問題,學生單元整合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提高。
蔣開云老師的導讀課從導趣、導主題、導法、導讀等方面幫助學生構建單元整體意識,通過“學習單”和學生畫思維導圖的方式,把握單元主題、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,滿足學生先睹為快的心理,引發(fā)對本單元的閱讀期待!
李輝老師的閱讀交流課準備充分,課前引導學生將讀過的《童年》這本書的作家作品、寫作背景、人物形象、典型情節(jié)、性格特點等制成手抄報。在質樸的課堂中,用心營造了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,學生自主交流分享,師生爭當朗讀者,激發(fā)閱讀興趣。
周海奇老師的“課外閱讀推薦課”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兒,旁征博引,談古論今,引導學生觀封面、知作者、看扉頁、查目錄、曉內容,分享讀書方法等方面,讓閱讀興趣、閱讀習慣、閱讀方法在課堂中生成。
小班化課堂上的“單元整合教學”既流淌著濃濃的語文味,也極大的提升了教學的實效。它既激發(fā)學生大量閱讀、自主閱讀的濃厚興趣,更以課內外精選文本為學習訓練素材,培養(yǎng)學生的語文素養(yǎng)和關鍵能力。聽,孩子們的朗讀聲情并茂,真情如涌;看,老師的引導有學有練,舉一反三;品,小組合作,分層探究,思維拓展,分享共贏。